从“禁止”到“管控”,这些年大家都经历了什么...

 
 
 
 

2005年5月,珠海市人大通过了《珠海经济特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条例》,决定于2005年7月1日起,电动自行车在特区不予注册登记,禁止在道路上行驶,外地电动自行车一律不得进入珠海,打响了广东禁电的第一炮。

 

随后,广州于2006年11月15日起,全面禁止电动自行车和其他安装有动力装置的非机动车上路行驶,对此类车不予登记发牌。东莞、佛山、惠州、深圳等地先后在07、08、09、11年开始陆续禁止电动自行车和其他安装有动力装置的非机动车上路行驶。

 
 

禁令颁布,市民的声音又是怎样呢?

 
 
 

支持禁止,严重危害交通安全:

 

“开上人行道的电动自行车最令人反感,它从你后面悄无声音的飙上来,行人走在人行道上整天提心吊胆!”

 

“虽然也看到有遵守规矩的电车车主,但很多很多都不遵守交通规则,见缝插针地在机动车中过。过隧道、上高架……边开边玩手机的,真的太危险!”

 

“电动自行车乱停乱放,引发火灾,闯红灯,逆行,在行人道横冲直撞,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再不整治,何以安民!”

反对禁止,应从利民角度考虑:

 

“作为交通工具都有权上路!电动自行车上路可造成交通事故,难道机动车造成的交通事故就少吗?”

 

“能代乘电瓶车的代步车造出来,电瓶车自然会淘汰的,不需要政策上进行禁止,而现在之所以电瓶车到处都是,因为还没有替代品,在没有替代品的情况下,不应该人为对它禁止。”

 

“禁了私家车才好,汽车难道就没安全隐患吗,发生车祸不一定比电瓶车事故少,禁止了汽车,人们出行会更加安全,道了也宽了很多,街道不那么拥挤了,多好。”

 
 
 
 
 
 
 

全面禁止电动自行车,无疑直接导致城市内的电动自行车商家生意萧条,企业转型困难,行业面临洗牌。为此,全省各地市行业协会纷纷为解决“禁电”问题出谋划策,省电动车商会也不断努力下,探索“以管代限”的科学管理办法,为早日“解禁”尽一份力。

直至2021年4月,广州市政府出台《广州市系统防范化解道路安全风险工作方案》,内容涉及“禁摩禁电”政策的变动,为广东全境解禁摩托车、电动车带来曙光。

 

2021年11月,广州交警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广州市电动自行车启动登记上牌新举措,广州正式启动电动自行车登记上牌。随即,全省各地市陆续启动电动自行车登记上牌,结束了长达15年的电动自行车上路通行禁令。

随着电动自行车解禁,一系列社会问题也接踵而来,截至10月,全市共依法查处电动自行车未依法登记上道路行驶的交通违法行为5.4万余宗。

 

除了无牌上路的违法行为之外,电动自行车还存在逆向行驶、不按交通信号规定通行、未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非法加装改装等多项违法行为。

从全面禁止到逐步放开管控,曾经广东以禁摩禁电闻名全国,如今主动调整管理政策允许上牌上路,适应了社会发展,也顺应了老百姓对出行交通工具的需求。

解禁来之不易,我们在这里也呼吁各位电动车车主,遵守道路安全法规,戴好头盔文明驾驶,拒绝加装改装,安全停放充电,共同营造安全有序的交通出行环境。

这些年你和你的电动车又经历了什么呢?欢迎留言评论,一起讨论!

2023展位火热预订中

 
 

电话报名

联系华南电动车展组委会:

020-37276219

 
 

微信报名

扫码在线预订展位↓↓↓

 
 

网站报名

登录官方网站www.scevexpo.com

点击【我要参展】

 

 

首页    从“禁止”到“管控”,这些年大家都经历了什么...